市场首设红绿灯 如何看灯找工作?
作者:临沂人才网 来源:临沂人才网 日期:2013-07-03 浏览
    目前劳动力市场是否景气,属于“牛市”还是“熊市”?求职者应该马上就业,还是可以再找找看看?用人单位应该提高工资报价,还是应该降低工资报价?

    上周,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推出我国首个“劳动力市场运行景气指数”,对于求职者来说,只要参考表示劳动力市场是否景气的红绿灯情况,就可以适时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了。

    劳动力市场首设红绿灯

    “最近单位不景气,奖金少了!”“市场比以前景气多了,各种商品丰富了。”“景气”二字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语言。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介中心副主任谢小红介绍说,过去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通常用求人倍率或匹配率等术语发布,市民不太容易理解,而劳动力市场的景气指数跟穿衣、供暖等指数一样,求职者一看就明白。

    “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由供求总量、匹配平衡、职业供求、薪酬、信心五个分指数和行业需求、特殊群体求职两组指标组成,反映了劳动力市场总体运行状况或发展趋势。市民只要看看直观的景气灯号模型就可以了解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

    已编制完成的“供求总量指数”,根据劳动力市场季报表中招聘单位数、招聘人数和求职人数三个指标编制的,具体有两种表现的形式,一是介于0与200之间的景气数值,反映运行走势;二是借用交通信号灯的景气灯号,反映运行状态,这种信号灯中“绿灯”区称为常态区或稳定区,表示劳动力市场供求良好,求职或招聘都相对容易;“黄灯”区和“浅蓝灯”区为警告区,表示劳动力市场供求偏热或偏冷,求职或招聘有一定难度;“红灯”区和“蓝灯”区则是极端区,表示劳动力市场供求过热或过冷,求职或招聘很难。

    谢小红说,今后本市会按季度公布这一指数,求职者在各区县的公共职介机构,都可以看到或查到劳动力市场运行景气指数。

    求职人数亮浅蓝灯

    据了解,本市第三季度的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是1.71,也就是每个求职者有1.71个岗位可以选择,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上却有54%的岗位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有25%的求职者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那么如果用劳动力景气指数来分析的话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谢小红分析说,第三季度本市劳动力景气灯号值为7.72,景气灯号为绿灯,这说明劳动力供求总量总体上处于找工作畅通的“景气”区间,但从构成“供求总量指数”中的求职人数指标来看,其灯号观察值仅为1.9,单项指标亮起浅蓝灯,表明相对于招聘单位的数量,相匹配的求职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使得单位选择人员空间小。职介机构应正确引导求职者选择岗位,减少招聘难度。

    如何“看灯”找工作?

    谢小红详细介绍说,劳动力市场各种颜色的景气灯都分别代表了各自的含义,红灯区被看作是上极端区,景气值在12以上,表明劳动力市场供求过热,招聘岗位多于求职人员,单位选择人员难度大,而个人选择职业相对空间大;职介机构应该注意对于空岗信息的利用,加大匹配推荐的力度。

    黄灯区被看作是上警告区,景气值在10.5至12之间,表示劳动力市场供求偏热,招聘岗位略大于求职人员,单位选择人员稍有难度,个人选择职业相对容易。

    绿灯区被称为常态区或稳定区,景气值在7.5至10.5之间,表示劳动力市场供求状态良好,求职者和招聘岗位大体平衡,供求关系平稳。

    浅蓝灯区也叫做下警告区,景气值在6至7.5之间,表示劳动力市场供求偏冷,求职者略多于招聘的岗位,求职难度较大,单位有选择人员的空间。

    蓝灯则被看作是下极端区,景气值在6.5以下,表示劳动力市场供求过冷,求职者多于招聘岗位,求职难度大,单位选择人员空间很大,这时职介机构应该加大采集空岗信息的力度。

    谢小红分析说,劳动力市场的具体情况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决定什么灯亮,分别是什么颜色,是由各个因素作用在一起的,所以求职者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个人求职定位,在合适的时候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

    用人单位和决策者也受益

    有了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求职者可以参考,那么,是否对于用人单位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等部门就毫无用处了呢?“从当前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的内容来看,重点都是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性的信息,但是还缺乏系统性。”谢小红介绍说,过去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基本走势并没有一个直观的判断,也无法指导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制定合理的求职策略和用人策略。而利用景气指数分析的原理,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运行走势,可以为各级政府和劳动管理部门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流向和流量,制定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政策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同时,编制劳动力市场行业需求指数、特殊群体求职指数、职业供求指数以及劳动力供求薪酬价位变动指数,也是一举多得,它不仅可以反映劳动力市场行业需求的状况、人力资源供给的状况以及劳动力供求薪酬价位变动状况,从而能为劳动力供求双方和培训机构提供引导性服务,引导求职者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个人求职定位,此外也可以引导企业用工,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引导在职培训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的岗位工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